整合CBT團體系統培訓線上
重大災難性事件如戰爭、瘟疫、地震、海嘯、目睹他人死亡等,不僅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人身威脅、財物損失,還會給人帶來抹不去的心理創傷,更甚者,這種心理傷害遠大于身體的傷害。很多人身體傷害療愈后,心理創傷持續存在。
某女士在丈夫因新冠肺炎去世后,經常失眠,但生活能照常??墒墙鼇?,她覺得自己出現了問題:除了睡眠不好外,晚上睡覺不敢關燈,因為一關燈腦子里就出現丈夫去世的場景;看見白色就覺得恐怖,還把家里白色的物件都扔掉了;一貫脾氣溫和的她,開始變得暴躁,常和兒子發生爭執;不愿意外出,斷了和朋友的聯系……顯而易見,這是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表現。
什么是創傷后應激障礙?
可以說是“暴風雪”后的精神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在遭遇異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后延遲或無法很好地解決相應問題,從而產生的長期的嚴重心理問題。
對于創傷后應激障礙常見的心理療法
對于此類問題的心理療法有很多,比如系統脫敏,延遲暴露,認知行為療法和團體療法等。而認知行為療法和團體療法具有明顯的優勢。
認知行為療法(CBT)它是比較簡單、易于實施的治療技術,可使用認知行為療法識別并分析容易引起軀體反應的創傷相關思維及回憶,并針對性地幫助患者找出負性自動想法,適時調整。
團體治療可以將經歷過相似創傷事件者聚集在一起,應用延遲暴露、認知行為等方法進行干預。在團隊的氛圍中,患者會覺得自己不是孤軍作戰,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獲得強大的被接納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
新冠疫情的爆發,讓人們都在不同程度上承受著各種精神上或者心理上的問題。一是長時間的封城、居家隔離帶來內心的孤獨感、無助感,被剝奪感等;二是疫情信息轟炸帶來更廣泛的焦慮與恐慌,也容易滋生替代性創傷;三是特殊時期面對親人或者朋友患病甚至去世帶來的內心悲痛感與無力感。因此,在疫情這樣的大沖擊面前,我們必須關注、重視、處理它所帶來的心理創傷。讓民眾放下心結,讓人與人之間破除病毒造成的隔閡重建信任,是后疫情時代必須面對的課題。
我們有幸邀請到國際著名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專家,整合CBT團體創始人格雷格?克羅斯比(Greg Crosby)教授,首次在華開展整合CBT團體治療系統培訓線上工作坊;教授整合CBT與人際神經生物學的治療團體,針對創傷群體的治療方法。這個工作坊幫助我們在生物、心理和社會框架內理解急性應激障礙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探討創傷的人際神經生物學,著重于團體準備和篩選、團體設計和節奏技巧,以提高彈性。目的是幫助病人發現創傷后的成長。
培訓目標
1、學習創傷的特征識別及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等知識
2、學習幫助來訪處理痛苦的記憶和會發生會反彈的麻木以及建立未來的聯系CBT技能和關懷方法
3、學習如何設計針對不同癥狀人群的CBT團體,如何進行團體準備和篩選,培養團體凝聚力、團體設計和策略
4、體驗/觀摩老師如何運用整合CBT療法針對創傷團體的團體方案設計與實施,識別整合CBT團體的關鍵技能,將整合CBT理論與實際團體應用相結合,并加以練習應用
培訓教員
格雷格·克羅斯比,整合CBT團體療法模式創始人,從1977年開始創傷工作,治療受虐待兒童事件里的家庭、兒童和父母。曾為機構,醫院和社區心理健康組織研發了創傷關懷團體,近期在美國開展新冠帶來的創傷團體工作。
更多課程價格及上課時間請咨詢客服人員